第(2/3)页 所以别说乡下了,就算是城里,对结婚年龄的管理其实也较为宽松。 甚至民间自己办婚事,请客吃饭后,大家伙就认可两个小年轻就是夫妻了。 想拿结婚证,大不了等几年。 那时,说不定孩子都能打酱油了,居委会、街道就算知道了,顶多就是不痛不痒的教育一番。 根本不会,也不可能真的就拆散一对小夫妻。 —— 隔天傻柱和雨水被街道的人,亲自叫去街道办理入职手续时,兄妹俩人都傻了。 好在薛静兰虽然早就不在街道上班,但她的工作关系还保留在街道。 不仅去了街道,还拉着姑姑薛红梅一起,陪着傻柱和雨水去行政办公室,盯着办事员给雨水办好了入职手续。 等6月份初三学年结束,雨水拿到初中文凭,就能进街道正式上班。 说到底,这一年半的时间里,交道口街道、锣鼓巷居委会、还有派出所、供销社,轧钢厂,甚至粮站、纺织厂基本上已经成了楚向前人脉基本盘。 否则他也没办法把赵家小子,轻轻松松就送去派出所上班。 也没那个能力,把南易、刘光天、闫解放运作进街道后厨成为正式工。 当然,帮这个忙的时候,楚向前也是收了赵家、刘海中、闫富贵的钱。 南易送了几件珍品,就连家传的随缘菜谱,最后都送给了楚向前。 至于姜二楞去旧货收购站,那是楚向前在给秦淮茹找个帮手。 等什么时候秦淮茹在收购站站稳脚跟,并且有了资历,把收购站现在的管事人推上去升值走人,秦淮茹就能接手锣鼓巷旧货收购站。 —— 办好了雨水的入职手续后,傻柱那是笑的嘴都合不拢。 何雨水虽然人也激动的有些迷糊了,但还是没忘了薛静兰将来大概率会是自己嫂子。 对薛静兰的感觉,也从羡慕变成了感激。 说到底,何雨水还是再过两个月才16周岁的小姑娘,说她不喜欢薛静兰,那是有的。 但说恨薛静兰,那是真不至于。 更别说,楚向前一开始就对何雨水,没表现出喜欢的意思。 只要理智还在,何雨水就不该恨薛静兰。 现在中学即将毕业时,就能入职街道这种天大的惊喜摆在面前,何雨水爱屋及乌,对薛静兰立马就只有感激了。 —— 说起来,60年代初的女孩子有初中文凭,在这个普遍文盲年代也算是高文凭了。 高中生一出校门,想找个正式工作,其实也不难。 当然,这也是因为现在才61年,等到了60年代末,70年代初,京城的高中生就不值钱了。 一来教育在城里已经慢慢普及,二来下乡,很多家庭提前给自己孩子找工作,就不用再下乡。 以至于短短几年里,城里的工作岗位也已经开始饱和,工作自然没那么好找了。 但在乡镇里,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乡镇,那还是算人才。 所以街道里虽然偶尔有工作人员暗地里抱怨,但想找茬,确实也没有足够让上头下达文件,要求调查违规操作的理由。 再说,楚向前一直都和街道,还有区里交易咸鱼干。 每个月4千斤咸鱼卖给街道,1万斤卖给轧钢厂。 即便这4千斤被区里拿走绝大部分,可街道这边还是能留下不少。 街道食堂三天两头吃萝卜丝炖咸鱼,也让街道上上下下得承认欠了楚向前的人情。 现在雨水又还没嫁入楚家,有人想找麻烦都找不到借口。 等这事传到院子里,除了向傻柱和雨水道喜外,居然没几个人议论。 楚向前稍微一想就明白过来,闫解放、刘光天、姜二楞,赵家小子,加上爱国、爱民虽然是楚向前堂弟,但也是四合院里的年轻人。 这么多小子的工作,全是楚向前帮忙找的。 可以说,四合院年轻一代里,除了闫解成、刘光奇因为得罪了楚向前外,其他的年龄到了,都能找到工作,傻子才会去找楚向前的麻烦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