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而城中的人,也陆续走出来。 越来越多的百姓跟了上去,这送葬队伍,绵延数里仿佛没有尽头。 老管家回头看了一眼,他哽咽着告诉曹县令的幼子:“小公子,您看,百姓们都来送大人。” 原本沉默着的男童,忽然嘴巴一扁,鼻子一酸,眼泪便大颗大颗滚了下来。 但他没有哭出声,依旧抱着碗,一步一步走向曹县令入土为安的地方。 长长的队伍,却没有任何声音。 他们送曹县令上路,亲眼看着曹县令下葬。 直到那土坑被一点点添上黄土。 直到那青松之下,竖起一座新坟。 直到那小小的男孩,跪下去泣不成声。 “儿子,送父亲!” “父亲一路走好!” 老管家洒了一把纸钱,苍凉的挽歌,自他沙哑哽咽的嗓子里发出。 “荒草何茫茫,白杨亦萧萧。” 没有人接,因为这些目不识丁的百姓,唱不出那悲伤的曲词。 哭声四起,此起彼伏。 秋日的荒原里,依然青翠的劲松之下。 老管家的声音,又苍凉而悲壮地响起。 “严霜九月中,送我出远郊。” “四面无人居,高坟正嶣峣。” “马为仰天鸣,风为自萧条。” 唱到这里,老管家老泪纵横。 他又洒一把纸钱。 苍老的身影,以及身侧彷徨无依的孩童,还有那漫天飞舞的纸钱,百姓低低的啜泣声。 是这原野之中,最为悲壮的一幕。 “幽室一已闭,千年不复朝。” 是刘尧的声音。 他身穿素袍,披着浅色披风缓步而来。 他接过老管家的挽歌,轻轻吟唱起来。 “千年不复朝,贤达无奈何!” “向来相送人,各自还其家。” “亲戚或余悲,他人亦已歌。” “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。” …… “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!” 他为这曲子结了尾。 也为曹县令的安息,送上他的心意。 最后,他走到幼小的孩童面前,缓缓蹲下:“孩子,别哭,你的父亲,是个值得敬佩的好人。” “他一生为民,最后血冷于这青松之下,生平轶事写满了墓碑。” “在庐泉这片土地上,他的故事会被传唱下去,受后世百代敬仰。” “你是曹县令的孩子,你是忠臣之后,也是竭节良臣之子,你要抬头挺胸,好好长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