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只有看到官员挨了罚,百姓才相信朝廷的确重视这个问题;也只有看到同僚被问责,其余诸县才会打起十二万分精神,认真应对这些事。” 这与道路上遇到的普通流民不一样。 白明微道:“此处距离沅水县不过十数里的距离,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,县官是干什么吃的?不知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祸么?半点防备都没有,竟让匪徒屠戮流民!” 就算在如此特殊时期,白明微依然很小心地照顾他们的情绪。 白明微没有说出她的想法,而是问刘尧:“殿下可有什么想法?” 顿了顿,俞剑凌继续解释:“现如今有人搅局,匪寇伤人一事,根本纸包不住火,早晚会被人知晓。” 忽然,刘尧开口:“大将军,依你的意思呢?” 刘尧点头:“你且道来便是。” 但阿六的出现,却让俞剑凌眯起眼睛。 他的目光落在刚救下来的流民身上,声音比他的面色还要沉:“这些灾民的安置是个问题。” 俞剑凌的提议,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 “最重要的是,可以狠狠地敲打敲打其余诸县的县令,免得他们偷奸耍滑,最后影响救灾策略的推行。” 确实是个问题。 要是放任不管。 别说这些人如此悲惨,就算是路上遇到的普通流民,九殿下也无法见死不救。 俞剑凌提出疑问:“大将军,匪寇的突然出现,连我们都猝不及防,更何况早已焦头烂额的县令。” 白明微闻言,反问:“俞世子认为,什么是好官?两袖清风是好官,一心为民是好官?” “他不是没能力,就是不作为。不管哪种情况,身为父母官,他都有一定的责任。” “臣以为,殿下当立即递文书与沅水县县令,问其疏忽职守之罪,并责令其立即妥善处理幸存的民众,并做好相应的防备及应对措施将功折罪,否则必定重惩。” 如何抉择,都有利弊。 阿六领命:“属下领命。” 说完,刘尧便让亲信准备纸笔。 …… 与此同时,三嫂高氏这边,也有了新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