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接下来这几日里,孙氏和大孙氏这两家,都在私下里,积极的为老孙头的六十大寿做准备。 这不,下昼,孙氏从学堂烧完晌午饭回来,就坐在屋里为老孙头做衣裳,纳鞋子。 杨若晴将骆宝宝交给了小花小朵,让她们两个带着宝宝去了杨华梅那,找大白和小黑玩耍。 而自己则径直来了娘家这边,帮孙氏一块儿给老孙头做衣裳鞋袜。 “晴儿,你看这料子给你嘎公做裤子咋样?” 孙氏拿起一段布料,征询杨若晴的意见。 杨若晴打量了一番,道:“这料子可以,耐脏,也比较牢实,嘎公他天天进出猪圈,穿这裤子不错。” 又仔细摸了摸,道:“而且这料子厚薄适中,这开了春,天气渐暖,估计能穿两三个月,等到夏天再换夏裤。” 孙氏笑了,道:“我也是这么打算的,那就做两条,让他一洗一换。” “好滴。”杨若晴道,收回视线,接着纳手里的鞋子。 这鞋子,也是给老孙头做的。 一边纳鞋子,脑子里却不由想起好几年前,自己刚穿越来这里。 老孙头过来给刚分家的女儿女婿送点粮食,当时还赶了一头牛过来。 那会子杨华忠腿伤没好,依旧瘫痪在床,是老岳父老孙头去下地耕地。 因为之前她跟陈屠户家的两个儿子陈虎陈熊有过结,他们往她家的地里扔了碎碗片。 结果把老孙头的脚割得好深好深,流了好多好多的血…… “晴儿,你要是累了就放一边,去歇会,等我把裤子做完了再来纳鞋。” 孙氏的声音传进耳中,将杨若晴飘远了的思绪拉了回来。 她抬眼看了眼身旁的妇人,微笑着摇摇头:“给嘎公纳鞋,我一点都不累呢。” 孙氏露出欣慰的笑,“我家晴儿,最孝顺了。” 杨若晴勾唇:“这也是像爹娘啊。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言传身教,潜移默化,这种影响有时候能伴随一辈子。 听到杨若晴的话,孙氏的笑容变得更加的满足。 母女两个正忙活着呢,大孙氏带着小洁也过来了。 第(1/3)页